天天奇闻网专注搜集天下奇闻趣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早朝?万历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早朝?万历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时间:2017-04-19 作者:xiaoxiao 浏览:   手机版

万历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万历皇帝名为朱翊钧,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距离明朝灭亡还有多久,后面还有几位皇帝?万历皇帝与他的老师张居正之间有什么恩怨,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就对他全家下毒手。下面小编为大家揭秘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早朝?

万历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万历前十年(1573-1583年),大学士张居正辅助神宗处理政事,更张祖制,社会经济发展较好。20岁时,张居正逝世,朱翊钧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主持“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

1.jpg

万历皇帝图片

后期罢朝近30年。在这一时期内,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全国和经济总量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但是阶级矛盾也日益加剧,文官集团的党争使得政治日益腐败黑暗。

东北的女真趁虚兴起,因而种下了明朝灭亡的祸根。万历帝曾作为一代英主,在张居正的辅佐下,使大明王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他也曾穷奢极欲,横征暴敛,背负了千古骂名。

在他五十八岁的这一年,他终于回到了天上,他终于可以摆脱心中善与恶的斗争了。《明史》赞曰:神宗冲龄践阼,江陵秉政,综核名实,国势几于富强。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

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驯至悊、愍,邪党滋蔓。在廷正类无深识远虑以折其机牙,而不胜忿激,交相攻讦。以致人主蓄疑,贤奸杂用,溃败决裂,不可振救。

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明史》中记载朱翊钧在位期间长期不理朝政的事情。万历十五年(1588年),为了躲避群臣的骚扰,万历宣布实行“静摄”,从此不上朝。

许多人认为朱翊钧长年“不朝”,是万历怠政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国事艰难的原因。事实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就是在不上朝的时期取得的。

万历中期后虽然不上朝,但是不上朝之后并没有宦官干政,也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日本入侵朝鲜、女真入侵和梃击案朱翊钧都有反应。

表示奏章还是有在看,并透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明史》对于朱翊钧的评论是:“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不过有专家学者提出争议。

万历皇帝明朝灭亡的因素是:

第一、党争,东林党与非东林党之间的斗争一直持续到南明灭亡才停止。

第二、阉人专政,明朝先后出过王振、刘瑾、魏忠贤等等著名的专权太监。皇帝对他们的偏听偏信对朝廷风气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jpg

万历皇帝体型

第三、万历十年(1583年)起,中国进入了小冰河时期,极大摧残了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经济,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受到极大冲击,必然造成上层建筑的变化。

第四、内忧外患,明王朝后期满洲与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对大明王朝的倒塌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万历皇帝距离明朝灭忘还有多久,还有几位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皇帝驾崩的那一年(1620年)距离明朝灭亡(1644年)只有24年。万历皇帝后面,明朝还有三位皇帝:

万历皇帝儿子-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汉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二十六日病逝,终年38岁,史称“一月天子”。

万历皇帝孙子-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同父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

万历皇帝孙子-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1627年至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

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早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

3.jpg

万历皇帝大婚剧照

明代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在言官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顿而已。

正因如此,明代言官普遍的作风是,立论唯恐不偏激,言辞唯恐不夸张,往往凭借着捕风捉影、小道消息,就极尽耸人听闻之能事。关心的并非所论是否属实,而是能否凭借刻薄的言辞哗众取宠,一举成名。

通过骂皇帝、骂重臣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以捞取政治资本。看看明朝的名臣,哪一个没有被这些言官“骂”过,如海瑞、杨涟、左光斗、张璁、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申时行等等。

大明帝国如果没有他们,真不知道还能不能正常运转。这些言官骂别人,同时也不断地被人骂。给人“挑刺儿”是最容易的事情,再完美的人,也能挑出个毛病,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七大姑八大姨家的事。

总能和你联系在一起。你在位时骂你,罢官后还要骂你,活着骂你,死了还要骂你,好像不把你搞臭,就显不出这些言官的水平。崇祯时期,明朝危机重重,明代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袁崇焕照样被“骂”。

直至被凌迟处死后,骂声还在继续。清军入关后,南明小王朝还有几十万军队,还有半壁江山,但那些言官不是专心对付来势汹汹的敌人,还在继续“骂”,继续“内讧”,到了这个程度,明朝只有灭亡的份了。

4.jpg

万历皇帝幼年

明亡于万历皇帝的说法由来已久。大家之所以有此观点,缘于万历皇帝30年怠政,表现有所谓的六不做,就是“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万历执政前10年,是明朝一个辉煌的瞬间。

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万历为何突然要“六不做”呢?也是被言官骂成这样子的。敢于骂皇上,直接骂,毫不留情地骂,在中国历史上以明朝最为突出。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酒色财气四箴疏》。

几乎就是对万历皇帝指着鼻子破口大骂,把万历皇帝描绘成一个好色、贪婪、残暴、昏庸、无能、懒惰……总而言之五毒俱全的、一无是处的皇帝。在我们看来,这不是进谏,简直就是人身攻击、诽谤侵犯名誉。

但万历皇帝最后给他的处分不过是革职为民。这以后,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对这种群狼式的围攻、暴风雨式的谩骂,皇帝没了脾气,只能装聋子不理睬。

雒于仁还有一个革职的处分,后来者,则干脆什么处分都没有。万历皇帝选择了沉默,选择了躲避,选择了“六不做”,任由他们去骂吧。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在明朝,这些文官“骂声猛于虎”。皇帝尚且如此忍让,何况那些舞刀弄枪的武将?能干的人都给骂下台,大明朝靠什么来支撑? 

勇于进谏、尽人臣之责本是件好事,但无端地放纵,奖罚不明,逐步扭曲了言官进谏的本意,最终反倒严重干扰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这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吧。

不上朝的万历皇帝:为何国家反倒繁荣昌盛

明代文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道:“泰昌(1620年8月~9月,明光宗朱常洛年号。光宗系万历皇帝之子,继位仅一个月即去世)初,发帑罢税,何论边徼关梁,抃舞讴诵,即穷巷妇女稚子,皆有生气尔。

时斗米伯三十钱,民间不见所苦。垂白之老,喜谈朝政。大行诏下,莫不欷歔掩涕,如丧考妣,果有此事。”以此说法,可以反证前朝万历年间,中国人过着应该还算快活的日子。

按照封建帝王的败亡周期律,执政年头愈久,国家败坏愈烈,统治危机愈大,百姓受难愈深。万历朱翊钧于公元1573年登基,公元1620年驾崩,在位48年,居然太平无事,接着又太平无事好几年。

6.jpg

万历皇帝年老图片

令人不禁咄咄。正是如此,当他的儿子朱常洛继位,便是张大复文章中誉扬的那个“民间不见所苦”而且“皆有生气”的社会。

万历皇帝年间那富足,那充裕,当是历史的蹊跷了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时说:“万历以后士大夫交际,多用白金,乃犹封诸书册之间,进自阍人之手。今则亲呈坐上,径出怀中。交收不假他人,茶话无非此物。”

他所说的这些用来公然行贿的“白金”即白银,使我们获知了万历年所以“繁荣昌盛”的奥秘。以银代币,自明朝开国后直到中叶,是严令禁止的。为何到了万历年间有如此多的银两,流通于社会,出进于市廛。

交换于贸易,乃至行贿于官场呢?据美国学者弗兰克《白银资本》的考证:“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

为7000吨或10000吨。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些真金白银,表明万历年间上至政府,下至百姓物质的丰裕。

然而,明代的奢靡,在嘉万之际已成风气。万历一朝存活48年,历史评价不高,却是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多白银储存的王朝。

如此海量的赀财,不花白不花,遂大肆挥霍,极尽奢侈腐败堕落无耻之能事。滋长民风浮躁的同时,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沉沦。

未解之谜
奇闻怪事
考古发现
猎奇八卦
灵异恐怖
阅读排行

栏目排行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 linke01.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17151号-2天天奇闻网

声明:本站文章搜集自互联网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2056726575,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