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仡佬族年节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仡佬年在农历三月初三过。
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
拜毕给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个“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结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这一天吃过早饭后,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带上酒肉、饭菜、碗快到祖坟去。在那里由族长点放火炮,表示新年开始。先跳芦笙舞,对歌,然后进行批蓖球蛋、荡秋千等多种体育活动。下午,族长把带来的5只公鸡和5只母鸡杀死,将鸡血滴在酒里,洒在祖坟上祭祖,祭祀完毕,把10只鸡炖熟,再把各家的菜混在一起吃年饭,饭各自回家。
50年代末“大跃进”,年节清淡。“文化大革命”过“革命化”春节,初一仍然出工,“战天斗地”。进入80年代之后,农村旧俗复起,城镇气氛浓郁,入夜,礼花纷飞,鞭炮常鸣,尤以正月初一前后和十四、十五为盛。传统娱乐,玩龙舞狮,电影录像座无虚席。电视机前,合家观赏。向烈军属拜年,给孤寡老人和离退休职工问安,已蔚然成风。走亲访友,恭贺新模,馈赠之风,日趋浓厚。
栏目排行
-
阿昌族的资料简介
阿昌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中的一份子,主要居住于我国云南地区,它是...
去看看>> -
如诗如画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景点介绍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环...
去看看>> -
民族风俗之景颇族的风俗习惯
景颇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以农业为主,那里气候...
去看看>> -
关于景颇族的资料
关于景颇族的资料: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
去看看>> -
大清满族的发源地在哪里?
满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满族一个雄霸中原的民族,满族的发源地近年...
去看看>> -
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在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如何?是亲近还是有矛盾?
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一个民族在南疆,而另一个在北疆的绿洲。那么...
去看看>> -
汉族民歌体裁种类是怎么分的?汉族民歌各自有什么特点?
汉族民歌有着久远的历史,汉族民歌随着地域民风的不同典调风格也不...
去看看>> -
汉族八大民系是怎么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14多亿人口,56个民族。国家疆土辽阔,民风随地或...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