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奇闻网专注搜集天下奇闻趣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文史百科 > 探秘古代军阵的奇门遁甲术是怎么样的?

探秘古代军阵的奇门遁甲术是怎么样的?

时间:2016-09-30 作者:693295245 浏览:   手机版

古人最早的战斗对手并不是人,而是野兽。在狩猎过程中,对于弱小动物而言,古人要采取追击或伏击的队形,而在面临猛兽时,则要采取防守队形,让健壮者走在前面,母亲带领幼子走在当中,两侧则是青壮年,稳重勇猛的壮年殿后,这种防御猛兽袭击的非常有效的防御队,就构成了古人最基本的阵法。即使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阵法与狩猎活动的渊源关系仍然清晰可见。

在夏、商、西周时期,军事训练主要是通过平时的狩猎活动来完成的。因为狩猎的队形与作战时的队形几乎没有差别,而且,娱乐性较强的狩猎活动,还可提高人们相互间的协同配合能力。最早的军阵是“一军阵”,顾名思义,参战的士兵只组成一个大的军阵。由于一军阵在战斗中几乎没有战术上变化的余地,因此,很快就被“二军阵”、“三军阵”直至“多军阵”所取代。在战争中,这些不同的军阵之间分工不同,有的军阵用于引诱对手,有的负责与对手决战,也有的用于迂回包抄对手。

探秘古代军阵的奇门遁甲术是怎么样的?

宋、元、明时期,甚至在清朝中期,中国还是一个以冷兵器为主、以火器为辅的时代。随着西方火器东渐,尤其在进入了机械化战争的时代以后,中国固守了数千年的军阵开始走向衰落,新的军阵应运而生,它以火力集中、打击力集中为特点的布阵方式,取缔了传统的以兵力密集为特点的军阵。在19世纪50年代爆发的太平天国战争中,战场上的双方都不同程度地突破了传统阵法的限制。太平军的“百鸟阵”是专为减少敌方火力杀伤所创造出的阵型。

它采用小分队形式,通常以25人为一队,各分队如百鸟星罗棋布,从四面八方同时向敌人进攻。而太平军的对手湘军和淮军,则吸取了戚继光阵法思想的精华,以横队队形为主,甚至也出现了向现代意义上的散兵线转化的趋势。但在随后的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之后,传统阵法已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虽然如此,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今天的战争里,仍然可以从某种角度或者某个侧面看出古代军阵的一些影子。”刘庆这样对我说,“很典型的就是,在坦克被发明之后,它主要是掩护步兵来攻克对方的阵地……这种时候,坦克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掩护步兵前进的一个装甲或盾牌,会移动的盾牌。”

科技改变了战争的外在形式,现代战争中的某些排兵布阵,虽然与古代军阵似曾相识或一脉相承,但毕竟已有较大改变。那么,随着各国核弹、枪械、军用飞机等的竞赛式发展,阵法是否将彻底退隐到历史深处呢?“只要地面战争存在,阵法就依然存在。”刘庆肯定地回答。

未解之谜
奇闻怪事
考古发现
猎奇八卦
灵异恐怖
阅读排行

栏目排行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 linke01.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17151号-2天天奇闻网

声明:本站文章搜集自互联网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2056726575,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