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奇闻网专注搜集天下奇闻趣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历史解密 > 揭秘:国子监门匾错别字是怎么回事?清朝国子监介绍

揭秘:国子监门匾错别字是怎么回事?清朝国子监介绍

时间:2017-05-05 作者:wanquan 浏览:   手机版

在现代,说到最好的学校,清华、北大是我们的首选,这是众所周知的;而在古代,最好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子监,从这出来的名人数不胜数。现如今,国子监依然存在,只是成了旅游景点。但是就在不久前,北京国子监闹出了一则笑话,其门匾上竟然出现错别字!听着是不是别扭,这种事情竟然会出现,这是打脸啊!那么国子监门匾错别字是怎么回事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国子监门匾错别字是怎么一回事?

近日,市民杨先生经过国子监大街时发现,临街一院落的朱红大门上悬挂着一块门匾,上面用繁体字赫然题写着“聖人鄰裡”四个字。有着书法行业从业经历的杨先生对文字极为敏感,他当时便意识到“鄰里”的“里”被错写为了“裡面”的“裡”!

国子监门匾错别字

国子监门匾错别字:聖人鄰裡

昨天,北京记者来到国子监大街49号,发现该牌匾依然高挂。据其所属单位安定门街道介绍,2007年设立该牌匾主要是为了鼓励院内居民和睦相处,并未考究其书写方式是否正确。古汉语专家证实牌匾上的字确实是写错了,究其根源,是题写者没有弄懂汉语的繁简变化,误用了“裡”字。针对这一争议街道负责人表示,近期将作出改变。

国子监大街门匾错字:不少游客提出疑问

杨先生介绍,在繁体字里,“里”和“裡”(“裡”为“裏”的异体字)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字。“里”最初是指乡村的居民聚落,后来也指称城市中的街坊、巷弄。如今北京还有许多以“里”命名的地名,诸如平安里、松榆里、安贞里、永安里、蓟门里等等。但是,由于不明繁简字的关系,人们常常将“故里”的繁体字误写作“故裏”或“故裡”。2008年《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该年度大陆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名列第四的即是:“故里”误为“故裏”。

国子监门匾错别字1.jpg

北京国子监门匾

“要是一般的地方也就算了,这条胡同毗邻孔庙和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国子监,胡同里每天都有无数熙来攘往的游客经过。尤其是熟悉繁体字的港澳台游客,被他们看到难免会闹笑话。”杨先生建议相关单位尽快把这个字撤换掉,并加强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普及,毕竟“不了解繁体字就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据记者了解,自从2007年安定门街道和国子监社区配合东城区集中整治国子监街起,为了恢复整条街的历史原貌,在做好文物单位修缮的前提下,街道对沿街的各个院落进行了统一的整理,49号院门口的这块牌匾就是在这时被悬挂起来的。“我们街坊对于这个门匾都是很欢迎的,毕竟看起来挺气派。”居住在这里超过30年的王阿姨对北青报记者表示。

国子监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说:“因为不少游客对于历史文化很有研究,确实有人提出过不同的意见,曾经问过,最后一个字是不是存在问题。”不过对于游客的提问,该负责人坦言只能去跟相关部门沟通,毕竟门匾的设立并不是由社区负责的。

回应:设立门匾原为鼓励邻里和睦

作为牌匾的“所属”单位,东城区安定门街道表示,9年前悬挂这块匾纯属出于鼓励邻里和睦的目的,门匾确实是自主设立的,并未经过更多的考究。

聖人鄰裡2.jpg

国子监门匾错别字“裡”

安定门街道宣传部部长佟影表示,2007年在集中整治之后,为了促进该院内各住户之间的互相团结,街道出资在院口设立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牌楼,上面悬挂着“聖人鄰裡”的牌匾。至于为何书写繁体字的疑问,她表示:“因为当时考虑到国子监街的历史文化背景,可能这样的书写方式更能与整条街的风格相吻合。”

对于外界关心的牌匾字体是否准确的问题,她表示,街道方面确实并未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佟影表示:“当初设立的时候,没有找相关的文字专家进行过确认,‘裡’字这么书写是否正确,确实存在疑问。”

佟影表示,近期将开会研究决定,“未来几天,街道的主要负责人在实地考察后,将开会研究一下如何处理。可以确定的是,这块门匾本身一定会出现变化。”佟影对北青报记者说道。至于其撤下还是更换佟影表示,两种可能都存在。她说:“我们研究后会拿出一个最终的方案。”

国子监门匾错别字真相:没搞懂汉字的繁简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孟琢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该门匾的“裡”确实有误,而错误源于一个简体字对应多个繁体字,人们使用繁体字时没有弄清楚各字的源流和变化。他认为,上面用繁体字题写着“聖人鄰裡”,其实应该用“里”。在繁体字里,“里”和“裡”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字,但二者简化时都作“里”,现代人在使用时常会混淆。

聖人鄰裡1.jpg

国子监门匾错别字被改正 

孟琢介绍,繁体字的“里”,是指人群聚居的地方,也指称城市中的街坊、巷弄。 “裡”为 “裏”的异体字,即“裏”由上中下结构变成了左右结构,它的本义是指衣服的内层,现在还有人把衣服的内层称为“里(裏)子”。“汉语中,类似一个简体字实际对应多个繁体字的现象其实很多的,如果不了解汉字的繁简变化,就很容易出这种错误。”

清朝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在经过各朝代的改革,到了清代已经发展到了高潮。清朝的统治者对国子监的重视使得国子监的地位前所未有的提高,国子监正规而严格,系统而完备。但是随着清王朝的衰落,以国子监为代表的各级清代官学教育,已经变成了以培养封建国家官吏为目的的治术教育,并随着封建王朝的逐渐衰亡走上了穷途末路。

清朝国子监.jpg

国子监

我国古代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创设于隋文帝初年,始称国子寺,隋炀帝时改称国子监。国子监的教育行政职能一直保留延续到清代学部成立以前。不过到了明清两代,国子监常与国学、太学相混称,既保留国子监的教育行政职能,又是全国的最高学府。现在北京国子监的二门上仍悬挂“太学”匾额。清代以前,国子监隶属礼部,清代则由皇帝直接过问,国子监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了。

国子监地位的提高,说明了清代统治者对国子监的重视。顺治九年(1652年)清世祖福临亲自视察国子监,以后历代相沿,成为定制,称为“临雍讲学”;康熙年间,清圣祖玄烨为国子监题写“彝伦堂”匾额,并重修国子监;雍正九年(1731年)清世宗胤批准祭酒孙嘉淦的请求,将国子监南面方家胡同的142间官房拨给国子监,成为“南学”,大门悬挂“钦赐学舍”的匾额;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高宗弘历亲自命礼部、工部仿《礼经》旧制,在国子监彝伦堂南面建造辟雍,又在辟雍南面为“向学重教”专门建造一座毫无宗教色彩的琉璃牌坊。

乾隆五十年(1785年)高宗亲临辟雍,举行了隆重盛大的讲学典礼,其临雍之仪、讲学之礼又历代相沿,成为定制。不仅如此,顺治皇帝还为国子监开列教条教规;康熙皇帝亦为官学作《御制学校论》;雍正皇帝修正《圣谕广训》;乾隆皇帝的《训饬太学士子及司训等官》恭刊在南学的率性堂中。国子监彝伦堂内恭悬六位皇帝对国子监的六道敕谕。

应该说重视官学教育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只是历朝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如汉武帝时,“置明师”“兴太学”,培养人才,推行教化,“教化行而习俗美”;唐太宗时,为适应加强统一和专制的需要,“重振儒术,兼容佛道”,“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明太祖在给中书省的命令中写道:“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宜令郡县皆立学校……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清政府对官学的重视如前所述。那么清代统治者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呢?

顺治皇帝在他为国子监开列的教条教规中,明确颁布了清代的教育政策:“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设祭酒、司业及厅堂等官以教之,各衙门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康熙皇帝在他的《训饬士子文》中不惜笔墨,谆谆告诫说:“朕用嘉惠尔等,故不禁反复拳拳,兹训表颁到尔等,务共体朕心,恪守明训。”雍正皇帝的话更是坦率真挚:“读书乡荐之人,异日俱可做朕股肱耳目,是以朕心待之,实有一体联属之意,爱养培护。”一国之君,把读书之人当股肱耳目一般爱养培护,其目的正是为了“异日俱可做朕股肱耳目”。这是清代统治者所以重视官学及办学之宗旨的最好注解。

国子监在清朝皇帝的直接过问及重视下,正规而严格,系统而完备。国子监内建有四厅六堂,即:绳愆厅、博士厅、典薄厅、典籍厅;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四厅是国子监职官办公的地方,六堂是学生上课的地方。国子监的职官设置为: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薄、典籍等。祭酒、司业总理学校事物;监丞、典薄、典籍为管理人员;博士、助教、学正、学录为教师。国子监的学生学习期限一般为3年,学习课程有四书、五经、性理、通鉴等,同时每日练习楷书600字以上。

国子监学生的待遇也很丰厚:监内肄业生每人每月得膏火银二两五钱;每年的11月、12月得煤炭银五钱;衣服、被盖、文具等由政府供给;婚娶、奔丧、生病等有假期和补助;每逢大课--即每月15日的考试,则“官给膳食”“发银二钱”,逢年过节或参加重大活动亦有赏钱。如乾隆皇帝临雍讲学后,“赐群臣宴于礼部”“赏二进讲大学士暨祭酒、司业锻匹各二;监丞、助教等官锻匹各一;肄业暨观礼诸生赐白银如制”。此例亦成为定制,嘉庆、道光皇帝临雍讲学,都“赐宴恩赉如定制”。国子监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授官,也可参加科举。

清代国子监学生最多时不超过300人,远非明朝可比。就是这300人,还因房舍坏乱而被分成内班和外班,只有内班才能住舍,进而废除了“坐监”制,同时允许学生在寓所肄业,只需初一、十五到监即可。国子监监舍又因年久失修,“木植砖瓦间有糟朽,油漆彩画渐多剥落”“渗漏坍塌者甚多”“所有六堂并公所各处房间,情形较前次所报加甚”“肄监生于栖身或有未便”。

清代国子监学生的来源也名目繁多,光贡生就有6种,即: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又有4种,即:恩监、荫监、优监、例监等。这些学生分散在全国,大多并不在监学习,只领膏火,只等授官,无心向学。自开了生员可以纳资入监之门后,捐监之风大开。纳监的监生只要向户部交一笔钱,就可以领取一张“护照”,然后再向国子监交一笔钱,即可领取“监照”--即大学毕业证书。这笔钱国家规定不上缴,由国子监的官吏皂役摊分。

到清末,每年甚至有几十万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花钱买证书便取得大学毕业资格的人。国子监的课业也很稀松乏味。学生在监主要是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章,写端正严谨的楷体,因此所出人才少之又少,甚至庸滥无为,被纳入京师“十可笑”之列。即: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营缮司作场,养济院衣粮,教坊司婆娘,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

    未解之谜
    奇闻怪事
    考古发现
    猎奇八卦
    灵异恐怖
    阅读排行

    栏目排行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 linke01.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17151号-2天天奇闻网

    声明:本站文章搜集自互联网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2056726575,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