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奇闻网专注搜集天下奇闻趣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三月三放风筝的原因,放风筝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三月三放风筝的原因,放风筝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时间:2016-03-28 作者:xiongkai 浏览:   手机版

三月三是我国非常古老的节日之一,不过现在正在被人们慢慢遗忘,少数民族却是到了三月三很是热闹,各种活动层出不穷,放风筝便是其中的一项习俗,关于三月三为什么要放风筝,放风筝由来,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三月三5.jpg

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沪谚“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又如,“杨柳青,放风筝”。人们在放风筝时,时而牵线奔跑,时而仰首远望,不但有春天的喜悦和情趣,而且还能强身健体。民间还有说将风筝送上天空,将线剪断,任其飘逝,将把一年的病痛和烦恼一同带走。

据《韩非子》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鲁班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宋高承《事物纪录》说:“纸鸢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做。高祖之征陈希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之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也”。

五代后汉的李邺,受口吹竹笛可以发出响声的启示,在纸鸢上缚上竹哨,纸鸢升上空中,受到风吹,便发出像古筝一样悦耳的声响,故纸鸢又称“风筝”。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诗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

到了唐朝时,风筝不仅装有弦和笛,而且还有人在风筝上安装灯笼或小灯。夜晚风筝升空,华光点点。明清时放风筝已十分盛行。《北京竹枝词》再现当年的情景:“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试立御河桥上望,纸鸢无数夕阳中”。

传统风筝以竹木为骨架,制成各种形状,然后用纸裱糊。现在人们不断探索求新,采用了塑料、尼龙等面料,使风筝可放可收,更加坚固耐玩。

风筝的外形千姿百态,色彩斑谰。由最早的模拟蝴蝶形状,发展、增加了孔雀、大雁、喜鹊仙鹤、蜈蚣、鲇鱼、凤凰、飞虎、金鱼、蝙蝠、长龙等动物风筝。除此,还有传说中的各色人物,如嫦娥、哪吒、哼哈二将等。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对风筝很有研究,著有《南鹞北鸢考工记》,详细记载了几十种风筝的扎、糊、绘、放工艺。书中不但绘有彩图,而且还有诗句说明风筝的扎法和画法。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的制作在各地相当普遍。但作为风筝的集萃之地,还推北京、天津、潍坊和南通四地。各地风筝各具特色,自成一派。古老的风筝文化孕育了许多善制风筝的能工巧匠,许多家庭因制作风筝的技艺精巧、独特而发展成了风筝世家。

北京著名的传统风筝用的多是曹雪芹的图案,有名的艺人是金氏和哈氏两家。金氏风筝以造形雄伟、画工粗犷见长,哈氏四代人传承技艺,风筝骨架精巧,画工肃整,既可放用,又可摆在案头陈列,且飞行平稳。

未解之谜
奇闻怪事
考古发现
猎奇八卦
灵异恐怖
阅读排行

栏目排行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 linke01.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17151号-2天天奇闻网

声明:本站文章搜集自互联网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2056726575,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