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奇闻网专注搜集天下奇闻趣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56个民族 > 羌族羊皮鼓舞的风格特色

羌族羊皮鼓舞的风格特色

时间:2015-12-09 作者:1363541565 浏览:   手机版

羊皮鼓舞在羌语中称为“莫恩纳莎”、“莫尔达沙” 或“布滋拉”,是“释比”在法事活动中跳的一种祭祀舞蹈,又称“跳经”,是羌族祭祀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具有鲜明的羌族文化特色。那么,你知道羌族羊皮鼓舞的风格特色是怎样的吗? 

“羊皮鼓舞”舞姿灵巧,敏捷、粗犷,多为逆时针方向围圈而跳。领舞者头戴金丝猴皮帽,左肩扛神棍,右手执羌族羊皮鼓舞 铜铃。其他表演者手执羊皮鼓,人数一般为6——8人。由于鼓大而沉,舞动起来费劲,鼓的摆动是靠表演者身体转动,伴以膝的上下颤动才得以起舞,形成独特的风格。 

羊皮鼓舞一般在每年二月的还愿、四月的祭山会、十月初一的羌历年和请神、送神、祛病去灾等宗教活动中跳,分独舞、双人舞、集体舞三种,跳时由1到2名或多名巫师表演,他们戴金丝猴皮帽,手持神杖和盘铃,念动经文、一手持单面羊皮鼓把手,一手挥动鼓槌,在敲击中起舞,开始时鼓声沉闷,盘铃轻响,在单一、迟缓的舞步中很快就能形成虔诚、神秘的气氛。

羌族羊皮鼓舞的风格特色 

跳羊皮鼓舞的道具虽然有盘铃、神杖等多种,但最主要的还是单面羊皮鼓,那是一种用羊皮绷制而成的单面鼓,直径约八十公分,未绷羊皮的一面在鼓圈内有一横木做的扶手,击打是用手紧握,跳跃翻转都得心应手,击打鼓面的是一根木制的鼓槌,长尺余,形状奇特。 

跳羌族羊皮鼓舞的人(至少是领舞的人),在装束上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就是要头戴金丝羌族羊皮鼓舞舞者的重要装束——金丝猴帽子 猴皮帽子,那是一种让人想到远古的装束,帽子用猴皮做成,如山峰状,像串在一起的令牌,戴在头上神秘而幽远,对表演羊皮鼓舞的人来说,猴皮帽子是十分神圣的东西,在平时也要放在神坛上和猴头骨一起供奉,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金丝猴是羌族释比的恩人。 

羊皮鼓舞是羌族人民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是研究羌族历史的重要资料,极具民族特色。因此,羊皮鼓舞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羌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解之谜
    奇闻怪事
    考古发现
    猎奇八卦
    灵异恐怖
    阅读排行

    栏目排行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 linke01.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17151号-2天天奇闻网

    声明:本站文章搜集自互联网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2056726575,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