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奇闻网专注搜集天下奇闻趣事!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56个民族 > 满满的正能量:彝族摔跤

满满的正能量:彝族摔跤

时间:2015-12-03 作者:693295245 浏览:   手机版

说起彝族不得不说:“彝族摔跤”。彝族语称摔跤为“格”,有的地方也叫“抱腰”。无论是彝族的火把节、彝历年,还是平日的祭祀、婚庆,都将摔跤列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特别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了营造一个喜庆的氛围,只要有婚礼,必有摔跤比赛。而这种比赛一般在双方亲友之间展开,不管是送亲还是迎亲的队伍中,都会有各自请来的摔跤高手。由于比赛目的以助兴为主,绝大部分情况下双方会比成平局。

满满的正能量:彝族摔跤

彝族的摔跤比赛,常常在集会上举行。人们自发地聚集在坝子里,围成一个圆圈,然后由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圈内放着两根腰带,主持人开始用激昂的语言调动大家的激情,待有一人按捺不住,走进圈内捡起地上的腰带并拴在腰间,只要另一个应战也拴上腰带,那么就预示着比赛正式开始。比赛采用“擂主制”,胜者为擂主,败者则淘汰、退居场外,再由新的挑战者进入场内,继续争夺擂主。谁能坚持到最后,且无人再与之较量,谁就是本次比赛的最终优胜者。

 

彝族的各村寨间也经常举行团体摔跤赛,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村寨参加比赛时,双方对手则一般由主持人挑选配对。比赛双方的年龄、体格要大体相同,且采用三局二胜制,最后以得胜人数的多寡来决定名次。

云南的彝族,几乎所有支系有摔跤运动,但其称呼却各不相同。如指跤、扳跤、跌跤、掼跤、干跤、拔腰、抱腰、跌四腰、跌四把腰等。而在形式上,滇中、滇南为自由式摔跤,裸上身,着长裤或短裤,系腰带,双肩着地者为负。比赛中可用脚绊,比较接近国际自由式摔跤。滇西、滇西北、滇东北则为预备式摔跤,分系腰带和不系腰带两种,选手划圈为界或在簸箕中摔跤。比赛时,双方先互相抱腰,或抓住对方腰带,作预备姿势后才开始比赛。比赛中分脚绊和不用脚绊两种,多数以将对方摔倒在地为胜,有的则以将对手抱起扔出场外为胜。

现在,彝族式摔跤按彝族语统一命名为“格”,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摔跤类的竞赛项目之一。该项目分别设52公斤级、62公斤级、74公斤级、87公斤级和87公斤级以上5个重量级的比赛。比赛时,要求运动员双手从两侧抓住对方腰带,可通过腰、腿、脚的勾、掰、翘、挑等技术动作的应用,将对方摔倒为胜。比赛采用三跤两胜制。


 

    未解之谜
    奇闻怪事
    考古发现
    猎奇八卦
    灵异恐怖
    阅读排行

    栏目排行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 linke01.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17151号-2天天奇闻网

    声明:本站文章搜集自互联网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2056726575,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